单选题
某12层办公楼,房屋高度为46m,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质量和刚度沿高度分布均匀且对风荷载不敏感,地面粗糙度为B类,所在地区50年重现期的基本风压为0.65kN/m,拟采用两种平面方案,如图所示。假定,在如图所示的风作用方向下,两种结构方案在高度Z处的风振系数βz相同。[2013年真题]
4.假定,建筑物改建于山区,地面粗糙度类别为B类,采用方案b,位于一高度为40m的山坡顶部,如图所示,基本风压不变。试问,图示风向屋顶D处的风压高度变化系数μz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4.假定,建筑物改建于山区,地面粗糙度类别为B类,采用方案b,位于一高度为40m的山坡顶部,如图所示,基本风压不变。试问,图示风向屋顶D处的风压高度变化系数μz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A1.6
B2.4
C2.7
D3.7
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
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第8.2.2条规定,对于山坡顶部的修正系数为:其中,k为系数,对山坡取1.4;α为迎风面一侧的坡度,
故山坡顶部的修正系数为:
地面粗糙度类别为B类,根据第8.2.1条表8.2.1可知,风压高度变化系数为:
考虑地形条件系数后的风压高度变化系数则为:μZ=1.58×1.505=2.38。由此可知,B项数值最为接近。
其中,k为系数,对山坡取1.4;α为迎风面一侧的坡度,
故山坡顶部的修正系数为:
地面粗糙度类别为B类,根据第8.2.1条表8.2.1可知,风压高度变化系数为:
考虑地形条件系数后的风压高度变化系数则为:μZ=1.58×1.505=2.38。由此可知,B项数值最为接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