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问答题
在国家有关部门的组织下,A省(省简码为12)与B省(省简码为53)决定联合勘定A、B两省毗邻边界线。界线所处地区为平原,地势起伏不大。   (1)已有资料。   ①A省和B省相邻区域的1︰50000和1︰100000地形图,坐标系为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和1985国家高程基准;   ②测区内基础控制成果包括国家控制网点和国家GPS网点、城市控制网点及相应等级的控制成果;   ③其他相关资料。   (2)投入的主要测量设备类型。   ①双频GPS接收机多台;   ②6.0″全站仪多台;   ③光电测距仪多台。   (3)技术要求。   ①对测区内已有的基础控制点成果,应进行充分收集和分析,已有控制点成果都应充分利用;   ②测定界桩点坐标和高程所采用的平面坐标系统和高程系统要与所利用的地形图平面坐标系统和高程系统相一致;   ③当采用GPS静态相对定位方法进行界桩点平面坐标、测定时,应与高等级GPS控制网进行联测,建立与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的联系,联系控制点点数不少于3个,与控制点基线距离不能超过80km,联测控制点;   ④利用已有地形图资料制作的边界地形图成带状,图内内容范围为垂直界线两侧图上各5cm内;   ⑤一般情况下不设界桩点方位物,有必要设置时,每个界桩的方位物不少于3个;   ⑥其他相关规定参照《行政区域界线测绘规范》(GB/T 17796—2009)执行。   测绘单位按照规范要求进行界线测量的准备以及相关的界桩点、边界点和相关地形测绘。要求提交符合规范要求的界线测绘成果。   问题:   1.在上述材料中,当测区内已有基础控制点成果不够或者精度不能满足要求时,如何处理?   2.界桩点测绘的要求是什么?   3.界桩点平面坐标测绘中,当点位中误差小于或等于1m时,应采用什么作业方法?

正确答案

1. 根据《行政区域界线测绘规范》(GB/T 17796—2009)第6.1条第1款规定,对测区内已有的基础控制点成果,应进行充分的收集和分析,凡能满足本标准要求的已有控制网点成果,都应充分利用。如果控制点成果不够或者精度不能满足要求时,须补测基础控制点。
2.根据《行政区域界线测绘规范》(GB/T 17796—2009)第6.1条第2款规定,界桩点一般要求实测;当实地测量确有困难,但能在图上准确判定界桩点位时,可在现有最大比例尺的地形图上量取,误差不得超过图上±0.3mm,同时必须保证与周边地物的相对位置正确。
3.根据《行政区域界线测绘规范》(GB/T 17796—2009)第6.2条第1款规定,界桩点的平面坐标,宜采用GPS定位测量、光电测距附合导线、光电测距支导线、测边测角交会等方法进行测定。当点位中误差小于或等于1m时,应采用GPS定位测量作业方法。

答案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