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
-
在紧邻某污染物场地(500m 500m)下游有一平行于污染场地边线且垂直地下水流向的排水渠,该排水渠切割浅层地下水深度2.5m,地下水水力坡度为0.5%,渗透系数8m/d,则受污染场地污染的地下水排入...
-
某污水处理设施监测时,发现该污水的特征污染物浓度呈明显上升趋势,立即修复污水处理设施的泄露点。下列关于泄漏点下伏潜水含水层污染随时间变化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
-
关于含水层易污染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
-
关于地下水含水层中渗透速度与实际流速之间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
-
在同一地点,分别利用双环法试坑渗水实验(a)、直接试坑渗水实验(b)测定包气带土层垂向渗透系数。下列渗透流速V与时间t关系曲线正确的是( )。
-
某柴油罐发生爆炸,假定油品瞬时进入水力梯度0.1%的含水层引起地下水污染,下列关于含水层污染羽演化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
-
某污水池下游300m处有潜水监测井。该潜水含水层渗透系数为100m/d,有效孔隙度为25%,水力坡度为0.5%。若污水池发生泄漏,污水进入含水层后水平运移到达监测井处的时间约为( )。
-
下列关于含水层渗透系数K与含水层介质粒径d和不同水质之间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水污染物通过地下岩溶孔道进入含水层造成地下水污染,按污染途径判断该污染类型属于( )。
-
降雨初期的地下水入渗方式主要是( )。
-
下列关于含水层渗透系数K和介质粒径d之间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
-
某垃圾填埋场下游潜水监测井中检出特征污染物。假定潜水含水层为一维稳定流,则关于特征污染物运移源强类型为( )。
-
Ⅱ类一般工业固废填埋场的底部与潜水面之间的岩土层一般为( )。
-
已知某河段长10km,规定的水环境功能为Ⅲ类(DO≥5mg/L),现状废水排放口下游3km和10km处枯水期的DO浓度值分别为5.0mg/L和5.5mg/L。采用已验证的水质模型进行分析,发现在该排放...
-
某企业排放甲污染物为持久性污染物。受纳水体功能为Ⅲ类,下游相邻功能区为Ⅱ类。受纳水体的设计径流量加污水量为10.0m3/s,排放点以下无区间径流及该污染物排放源。该污染物的标准限值见表7。 表7 ...
-
某入海小河感潮段断面均匀,假设该河段断面潮平均盐通量为零,根据**水文站提供的实测期间流量估算的平均流速为0.01m/s,两断面间距8km,枯水期近河口断面X2、远河口断面X1实测潮平均盐度分别为30...
-
某河流上午实测干、支流流量分别为4m3/s、1m3/s,高锰酸盐指数浓度分别为8mg/L、7mg/L;下午实测干、支流流量分别为3m3/s、2m3/s,高锰酸盐指数浓度分别为8mg/L、7mg/L。干...
-
湖泊水质模型. 其中k为综合衰减系数,t为水力停留时间。该模型是( )。
-
已知设计水文条件下排污河段排放口断面径污比为4.0,排放口**氨氮背景浓度为0.5mg/L,排放口氨氮排放量为86.4kg/d,平均排放浓度10mg/L,则排放口断面完全混合后氨氮的平均浓度为( )。
-
关于河流复氧系数K2的说法,正确的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