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济学(研究生)
-
用总需求曲线和总供给曲线的互动,说明宏观经济中的衰退、高涨(或过热)和滞胀的状态。
-
用持久收入理论解释短期边际消费倾向与长期边际消费倾向为何不同。
-
用IS-LM封闭经济,论述在t时期由于未预期的货币供给变动使得实际利率和名义利率如何变动,价格水平缓慢调整至长期均衡,比较t期和t-1期的实际利率和名义利率
-
以下三种方式中,哪种方式对总产出(总收入)产生的刺激效果最大?哪种方式最小? (1)政府增加数量为X的开支; (2)政府削减数量为X的税收; (3)政府增加数量为X的开支,同时增加数量为X的税收,以保...
-
已知LS方程为y=550 - lOOOr,边际储蓄倾向MPS=0.2.利率r=0.05. (1)如果政府购买支出增加5个单位,新旧均衡收入分别为多少? (2)IS曲线如何移动?
-
一个预期长期实际利率是3%的厂商正在考虑一个投资项目清单,每个项目都需要花费100万美元,这些项目在回收期长短和回收数量上不同,第一个项目将在两年内回收120万美元;第二个项目将在三年内回收125万美...
-
一个经济的总需求和总供给分别为:
-
消费支出波动比国内生产总值波动平稳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
消费函数中的自发消费支出和边际消费倾向变动时,IS曲线会有什么变动?
-
为什么总供给曲线可以被区分为古典、凯恩斯和常规这三种类型?
-
为什么政府支出增加会使利率和收入均上升,而中央银行增加货币供给会使收入增加而利率下降?
-
为什么政府购买支出乘数的绝对值大干政府税收乘数和政府转移支付乘数的绝对值?
-
为什么一些西方经济学家认为,将一部分国民收入从富者转给贫者将提高总收入水平?
-
为什么要讨论IS曲线和LM曲线的移动?
-
为什么西方宏观经济学家通常可假定产量是由总需求决定的?
-
为什么投资的边际效率随着投资支出的增加而逐渐递减?
-
为什么说菲利普斯曲线与总供给曲线是看待同一宏观经济现象的两种不同方式
-
为什么进行宏观调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一般被称为需求管理的政策
-
投资乘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