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级(理论知识、专业能力)
-
根据《集体合同规定》的规定,( )的集体合同不具有法律效力。
-
在集体合同上签字盖章的工会代表、职工代表和用人单位属于( )
-
我国法律规定,集体合同协商代表双方人数对等,各方至少( )名,并确定一名首席代表。
-
以下关于集体合同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
( )在集体合同内容的构成中处于核心地位。
-
集体合同的形式可以分为主件和附件。主件是综合性集体合同,附件是( )。
-
集体合同为( )。
-
集体合同与劳动公司的( )表现在,协商、订立集体合同的目的是规定企业的一般劳动条件,为劳动关系的各个方面设定具体标准,并作为单个劳动合同的基础和指导原则。
-
集体合同与劳动合同的( )表现在,集体合同的内容是关于企业的一般劳动条件标准的约定,以全体劳动者共同权利和义务为内容。
-
集体合同是用人单位与本单位职工根据法律的规定,就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等事项,通过集体协商签订的( )。
-
集体合同在履行过程中,( )应承担更多的监督检查责任,也可以与公司协商,建立集体合同履行的联合监督检查制度。
-
集体合同文本须提交( )审核,经审核通过后才具有法律效力。
-
集体合同经劳动行政部门审核认定存在无效条款或部分无效条款的,签约双方应在15日内对其进行修改,并在( )日内重新报送审核。
-
劳动行政部门在收到集体合同的15日内未提出异议的,自第( )日起,集体合同自行生效。
-
劳动行政部门在收到集体合同后的( )内将审核意见书送达,集体合同的生效日期以《审核意见书》确认的日期为生效日期。
-
集体协商准备时,首席代表不得由( )代理。
-
集体协商双方首席代表可以书面委托本单位以外的专业人员作为本方协商代表。委托人数不得超过本方代表的( )。
-
工会首席代表由( )担任或书面委托其他工会代表担任。
-
用人单位应在最低工资标准发布后( )日内将该标准向本单位全体劳动者公示。
-
最低工资是国家以一定的立法程序规定的,劳动者在( )内提供了正常劳动的前提下,其所在单位应支付的最低劳动报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