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施工单位甲承接了一座3×30m预应力混凝土先简支后连续梁桥工程,下部构造为重力式桥台和桩柱式桥墩,总体布置如下图所示。
地质钻探资料揭示,1#、2#墩有厚度5~8m不等的砂卵石覆盖层,其强度大于25MPa,卵石平均粒径为20cm,持力层为中风化砂岩。设计要求桩基在低水位期间采用筑岛钻孔法施工。
为减少桥头不均匀沉降,防止桥头跳车,桥台与路堤交接处按下图施工。回填时分层设置了土工格室,水平分层铺设,每层压实厚度为300mm,粉质黏土填筑。铺设顺序为:地基清表压实→加筋材料B→分层摊铺、压实填料至下一层加筋材料标高。
桥梁上部结构的主要施工工序包括:①安装临时支座;②拆除临时支座;③安放永久支座;④架设T梁;⑤浇筑T梁接头混凝土;⑥现浇T梁湿接缝混凝土;⑦浇筑横隔板混凝土;⑧张拉二次预应力钢束。
项目部拟定的先简支后连续梁施工方案如下:
(1)安装在同一孔跨的梁预制施工的龄期差不宜超过10d。
(2)梁之间的横向湿接缝应在同一孔梁全部安装完成后方可施工。
(3)湿接缝的砼宜在一天中气温相对较低时段浇筑,且一联中的全部湿接头应一次浇筑完成。
(4)湿接缝砼养护时间不少于14d。
(5)同一片梁的临时支座应分两次拆除。
【问题】
1.开展1#墩顶测量放样时,应控制哪两项指标?
2.A是什么临时设施,有何作用?
3.指出桥头回填铺设顺序B的含义?指出桥头回填错误之处并改正。
4.根据地质条件,宜选用何种类型钻机施工?
5.对背景中上部结构主要施工工序进行排序(用圆圈的数字表示)。
6.请逐一指出施工方案是否正确,错误的请改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