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某项目部承接一项直径为4.8m的隧道工程,起始里程为DK10+100,终点里程为DK10+868,环宽为1.2m,采用土压平衡盾构施工。盾构隧道穿越地层主要为淤泥质黏土和粉砂土,有少量地下水。盾构初始掘进前,根据相关因素确定了始发段长度为50m。项目部拟定的盾构始发施工流程如下: 安装始发基座→盾构组装调试→C→安装洞门密封→洞门凿除→D→始发掘进,盾尾通过洞门,压板加固,壁后注浆→初始掘进。盾构始发示意图如下: 项目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以下事件: 事件一:盾构始发时,发现洞门处地质情况与勘察报告不符,需改变加固形式。洞门出现小范围失稳,项目部采取措施对土体临空面进行封闭。 事件二:盾构侧面下穿一座房屋后,由于项目部设定的盾构土仓压力过低,造成房屋最大沉降达到50mm。穿越后房屋沉降继续发展,项目部采用二次注浆进行控制。最终房屋出现裂缝,维修费用为40万。 事件三:随着盾构逐渐进入全断面粉砂地层,出现掘进速度明显下降现象,并且刀盘扭矩和总推力逐渐增大,最终停止盾构推进。经分析为粉砂流塑性过差引起,项目部对粉砂采取改良措施后继续推进,造成工期延误5天,费用增加25万元。区间隧道贯通后计算出平均推进速度为8环/天。 事件四:为了减少地层变形,项目部确定的地层监测要求及项目如下: (1)在隧道中心线及其两侧范围内设定变形监测点; (2)地面和隧道内监测点不在同一断面上布设;盾构通过后,监测数据应同步收集; (3)必测项目有地表沉降、沿线建筑物变形和地下管线变形。 【问题】 1.指出示意图中A、B设施的名称。决定盾构初始掘进长度因素有哪些? 2.指出盾构始发施工流程中C、D的名称。 3.事件一洞口常用的加固方法有哪些? 4.指出事件一中项目部针对小范围洞门失稳应采取的措施。如果土体坍塌严重,如何处理? 5.事件二中,项目部能索赔的工期和费用各是多少?说明理由。二次注浆的目的是什么? 6.事件三中采用何种材料可以改良粉砂的流塑性? 7.整个隧道掘进的完成时间是多少天(写出计算过程)? 8.改正事件四中地层监测要求的错误之处,并补充施工必测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