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某新建工程,建筑面积28000m2,地下一层,地上六层,框架结构,建筑总高28.5m,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签订了施工合同,合同约定项目施工创省级安全文明工地。在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基础底板施工,合同约定工期50天,项目经理部根据业主提供的电子版图纸编制了施工进度计划(如图1)。底板施工暂未考虑流水施工。公司在审批该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时提出,计划未考虑工序B与C,工序D与F之间的技术间歇(养护)时间,要求项目经理部修改。两处工序技术间歇(养护)均为2天,项目经理部按要求调整了进度计划,经监理批准后实施。 事件二:现场检查时发现:①现场工人宿舍室内净高2.3m,封闭式窗户,每个房间住20个工人;②现场设置一个出入口,出入口处置办公用房;③场地设置3.8m宽环形载重单车道主干道(兼消防车道),并进行硬化。检查组认为不符合相关要求,对此下发了整改通知单。 事件三:检查组在开工一段时间后按照《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对现场进行安全检查并进行了评价,汇总表得分68分。 事件四:种植屋面隐蔽工程通过监理工程师验收后开始覆土施工,建设单位对隐蔽工程质量提出异议,要求复验,施工单位不予同意。经总监理工程师协调后三方现场复验,经检验质量满足要求。施工单位要求补偿由此增加的费用,建设单位予以拒绝。 【问题】 1.在答题卡上绘制事件一中调整后的施工进度计划网络图(双代号),用双线表示出关键线路。 2.事件二中,指出现场布置的不妥之处并改正。裸露场地的文明施工防护通常有哪些措施 3.事件三中,建筑施工安全检查评定结论有哪些等级本次检查应评定为哪个等级 4.事件四中,施工单位、建设单位做法是否正确并分别说明理由。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