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杀害婆罗门者应损毁自己,并3次投入火中。杀1个刹帝利,( 应立誓)守戒6年,并交出1000头母牛和1头公牛。杀1个吠舍,( 应同样立誓)守戒3年,并交出100头母牛和1头公牛。杀1个首陀罗,( 应同样立誓)守戒1年,并交出10头母牛和1头公牛。
——摘编自古代某国的法律条文
材料二 “如果贵族阶层的人打了贵族出身的人,须罚银一明那。如果任何人的奴隶打了自由民出身的人,处割耳之刑。”( 法典第203条,第205条)
——摘编自《汉谟拉比法典》
( 1)材料一的法律条文出自古代哪个国家?根据材料一,由高到低排列出上述四个阶层的等级。
( 2)根据材料二,指出制定《汉谟拉比法典》的根本目的。该“法典”有何历史地位?
( 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材料反映的古代文明在实质上的共同之处。
材料一 杀害婆罗门者应损毁自己,并3次投入火中。杀1个刹帝利,( 应立誓)守戒6年,并交出1000头母牛和1头公牛。杀1个吠舍,( 应同样立誓)守戒3年,并交出100头母牛和1头公牛。杀1个首陀罗,( 应同样立誓)守戒1年,并交出10头母牛和1头公牛。
——摘编自古代某国的法律条文
材料二 “如果贵族阶层的人打了贵族出身的人,须罚银一明那。如果任何人的奴隶打了自由民出身的人,处割耳之刑。”( 法典第203条,第205条)
——摘编自《汉谟拉比法典》
( 1)材料一的法律条文出自古代哪个国家?根据材料一,由高到低排列出上述四个阶层的等级。
( 2)根据材料二,指出制定《汉谟拉比法典》的根本目的。该“法典”有何历史地位?
( 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材料反映的古代文明在实质上的共同之处。
相关试题
-
1头公牛。杀1个首陀罗,( 应同样立誓)守戒1年,并交出10头母牛和1头公牛。——摘编自古代某国的法律条文材料二 “如果贵族阶层的人打了贵族出身的人,须罚银一明那。如果任何人的奴隶打了自由民出身的人
-
陀罗,( 应同样立誓守戒)一年,并交出10头母牛和1头公牛。( 1)材料一的建筑是什么?它代表的是哪一流域的哪个文明古国的文明象征?( 2)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一国家的哪一部法典?该法典在世界法制史上有何
-
1)材料一出自古代哪个国家的什么文件?( 2)材料二反映的是什么制度?请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国的国王在这一制度中所属的等级名称。( 3)材料三两幅图片分别属于古代哪两个国家的机构?图1有怎样的地位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拐带奴隶、帮助奴隶逃跑或窝藏奴隶者,都要处以死刑。材料三:杀害婆罗门者应损毁自己,并三次投入火中。杀一个刹帝利,( 应立)誓守戒六年,并交出1000头母牛和1头公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