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经济师
- (初级)财政税收
-
公债在一定条件下向后推移,会形成( )。
-
国民经济偿债率以( )为宜。
-
假设某年公债发行额为6000亿元,当年公债还本付息额为4000亿元,财政收入额为72000亿元,财政支出额为78000亿元,则当年的财政偿债率为( )。
-
各类企业和各阶层居民实际认购公债和持有的比例,是( )。
-
根据国际通用的控制指标,公债依存度一般以( )为宜。
-
当年公债还本付息额占当年财政收入的比率被称为( )。
-
发行公债对认购者形成的经济负担称为( )
-
公债规模的衡量指标中,一方面反映了当年公债发行总量与经济总规模的数量关系,另一方面则反映了当年国家通过公债再分配对国内生产总值的占有情况的是( )。
-
假设某年公债发行额为3 000亿元,当年公债还本付息额为2 000亿元,财政收入额为36 000亿元,财政支出额为39 000亿元,则当年的财政偿债率为( )。
-
公债负担率是指( )。
-
决定公债规模的重要因素是( )。
-
下列关于公债的衡量指标,不属于绝对规模的是( )。
-
公债结构中,各应债主体即各类企业和各阶层居民实际认购公债和持有的比例为( )。
-
公债是一个特殊的债务范畴,它与私债本质区别在于( )。
-
公债发行的担保物是( )。
-
被称为“储蓄式公债”的是( )。
-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发行折实公债。其目的是( )。
-
公债分为固定利率公债、市场利率公债和保值公债,其划分依据是( )。
-
公债的最基本功能是( )。
-
( )是在公债发行时已确定利率基数,但为避免物价上涨损害债权人的利益,公债利率还将随市场的物价水平的上涨而上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