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新建铁路隧道长1850m,隧道围岩设计均为III级,局部有岩爆地层。两个施工队分别从隧道进、出口同时施工,开挖循环进尺不超过3m。在施工前,施工单位制定了爆破安全技术措施、出碴安全技术措施和用电管理安全技术措施,并由项目经理对工班长进行了口头安全技术交底。在施工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1,进口段按设计掘进到620m处,施工人员在进行锚喷作业时,拱顶处发生坍塌,造成人员伤亡。经现场调查发现,该处地层围岩为IV级,局部较松散。
事件2,在两个开挖面相距24m时,出口段施工队在未通知进口段施工队的情况下,自行组织洞内爆破作业,导致出口段1名工人被飞石砸伤,进口段掌子面处拱顶掉块,2名正在作业的喷锚工被砸伤。
问题
1.指出该隧道施工安全技术交底的错误之处,并说明正确做法。
2.指出背景资料中隧道工程专项安全技术措施还应包含哪些内容?
3.针对事件1,为防止再次发生此类事故,施工单位应采取哪些防范措施?
4.针对事件2,指出施工单位在隧道爆破作业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错误做法。
相关试题
-
地层围岩为IV级,局部较松散。 事件2,在两个开挖面相距24m时,出口段施工队在未通知进口段施工队的情况下,自行组织洞内爆破作业,导致出口段1名工人被飞石砸伤,进口段掌子面处拱顶掉块,2名正在作业的
-
并说明理由。 2.针对事件一,指出拟采取隧道通风方案的不妥之处,并给出合理方案。 3.指出事件二中领工员做法的错误之处,并给出正确做法。 4.针对事件三,指出隧道围岩类别变更程序的错误之处,并
-
地段围岩级别为III级,地下水木发育。在施工前及施工中有以下情况发生: 事件一,进口段正洞施工时,施工单位采用全断面法开挖,刚进洞即发生塌方事故,所幸没有人员伤亡。 事件二,由于该隧道围岩中基本
-
某施工单位承建某新建铁路隧道,隧道长2600m,进口段为风化岩,节理发育、破碎,围岩为IV级,出口段为堆积层,厚度较厚,围岩为VI级,正洞围岩均为III级。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以下事件: 事件一,为赶在
-
经济比选,施工单位选择了成本低的方案。 1.针对背景资料,给出隧道进、出口工作面施工排水方案。 2.针对事件一,施工单位还应采取哪些技术措施防范岩爆发生? 3.针对事件二,通过计算进行经济比选,